你好:游客欢迎登录

李清泉

时间:2013-12-03 16:21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李清泉(1888年1940年)原名回全,1888年农历7月13日出生于福建省晋江县金井镇石圳村的一个华侨家庭。李清泉的曾祖父是石圳第二个往菲谋生的人,到他祖父同一公时,已是菲律宾的富
李清泉(1888年—1940年)原名回全,1888年农历7月13日出生于福建省晋江县金井镇石圳村的一个华侨家庭。李清泉的曾祖父是石圳第二个往菲谋生的人,到他祖父同一公时,已是菲律宾的富商之一。李清泉的父亲李昭以是同一公的长子,少年时就随父出洋,父亲去世后即担负经营家业重任,他们兄弟均从事木材经营,共同创建“成美木业公司”,是开发菲律宾木材行业的先驱。

人物介绍

李清泉先生是二十世纪初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活跃在菲律宾政治、经济舞台的杰出人物,被称为“菲律宾经济发展史上占有永久地位的人。”又是菲律宾华侨史上最有建树、声誉卓著的爱国华侨领袖。三十年代他领导华侨为抵制“西文薄记案”而斗争;同时为振兴中华,四出呼吁,发起召开“闽侨救乡大会”,提倡实业救乡,致力于福建的开发和建设;抗战期间,他奋起领导侨胞支援祖国抗日战争,并同陈嘉庚先生的业绩在海内外同胞中有口皆碑 ,不愧为广大侨胞的光辉典范。
 
  李清泉先生把祖国的安危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拳拳赤子之心令人敬佩。1919年的“五四”运动,先生同全国人民站在一起,通电北京政府反对出卖民族利益;1924年,国内人民要求和平统一的呼声甚高,李清泉先生再次通电段祺瑞政府,敦促他实现和平统一,并为此曾亲自出席南北和平统一会议。和谈破裂后,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他应蒋介石的要求筹饷资助,捐资达十三万银元。李清泉先生以民族利益为重,为了有效地动员侨胞筹款支持北伐,他率先抛弃门户之见,主动恳请国民党在菲律宾的中坚人物戴金华、王泉笙二人出面协助,主持资助北伐的筹款活动。李清泉先生还代募短期救国公债100多万元。
 
  南京政府成立后,出于为振兴祖国效力的动机,他应蒋介石之聘出任财政部和实业部顾问,并担任国货信贷银行监察委员和中国银行董事。
 
  1931年,日本法西斯制造“九·一八”事变,大举入侵中国。东北沦陷消息传到南洋,李清泉先生当即拍案而起,于9月23日联合十五位知名侨领发起组织“国难后援会”,以动员华侨投入支援东北人民的抗敌斗争。同时通电美国等国,呼吁国际舆论制止日本侵华行径。他还捐资20万元支援东北义勇军。
 
  1932年,日本侵略军又发动“一二·八”事迹入侵上海,李清泉先生立即同扬启泰、王泉笙、曾廷泉、史国诠、黄腾论、杨荣标、扬静桐等发起成立“菲律宾华侨救国联合会”。为了更广泛地动员华侨投入抗战,2月3日,中华商会和马尼拉国民党支部联合召集各华侨团体联席会议,“共策一切救国方略”。会上决定成立“国难后援会”,推举李清泉为主席。并随即筹集巨款资助淞沪抗战和东北义勇军。在十九路军的淞沪抗日战役中,李清泉先生“斥资首倡汇助国军,”“斯役菲岛捐资为南洋群岛冠。”至1932年9月,汇交蔡廷锴达80万美元,汇交东北马占山抗日军费达40万美元,并捐出20万交福建省作为国防建设资金。 (《菲律宾岷里拉中华商会70周年纪念刊》:《会史》)
 
  在抗日斗争中,李清泉先生除捐款外,另一突出贡献是发起“航空救国运动”。1932年11月7日,十九路军在淞沪的抗敌名将翁照垣到达马尼拉,驻菲总领事扬光泩及爱国侨领李清泉等设宴欢迎,翁照垣在宴会上呼吁“航空救国是一条出路”。李清泉随即于11日以国难后援会会长身份,召集各界侨领共商航空救国事宜,决定成立“中国航空建设协会菲律宾分会”,李清泉先生被举为主席,会员达4000余人。李清泉先生“慨然独捐战斗侦察机一架以为侨界倡”,印尼华侨黄奕住先生也捐出5万美元。捐机活动立即得到菲律宾侨胞的响应,共捐资300万元,购机十五架命名为菲律宾华侨飞机队。这是华侨最早的捐机活动。(厦门《华侨日报》1933年3月16日)
 
  在李清泉先生出任国难后援会会长时,就把抵制日货作为打击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的重要手段。在1931年11月26日召开的、有3000余人参加的菲律宾华侨救国代表大会上,就宣布了“抵制日货条例”,并成立了抵制委员会,李清泉先生亲自参加该组织活动。抗战爆发后,李清泉更加坚决领导抵制日货运动,当时有人担心抵制日货会引起侨商同日本的贸易关系顾虑造成法律上的麻烦。对此,李清泉先生毅然说:“诸位认为该做的就放胆做,事到事当。”表现出勇于负责的精神。这一斗争,就在第一年造成日本对菲出口减少20%。(《菲律宾华侨救国运动史》28—29页杨荣标:“李清泉先生思想风范”;菲律宾《新闽日报》1971年10月20日;《民锋半月刊》:《悼李清泉》1940年2月1日)
 
  1937年“七七事变”后,李清泉先生立即召集菲律宾各埠侨领,成立“菲律宾华侨抗敌委员会”,作为统一华侨救国运动的领导机构。李清泉先生出任主席,杨启泰、薛芬士出任副主席。在成立公告中宣布:该会以“策励侨众开展爱国运动,以人力物力援助政府抗敌御侮”为宗旨。并在全菲各地成立分会以全面开展筹款、抵制日货和鼓励青年回国参战活动。在厦门和福州相继沦陷时,又组织“福建华侨救济委员会”,发起捐资1000万元供福建省救赈和武装民众的经费。 (《菲律宾岷里拉中华商会70周年纪念刊》:《会史》)
 
  当他看到海外华侨抗日救国情绪日益高昂,而南洋各地华侨均各自行动缺乏统一领导时,李清泉先生认为成立全东南亚华侨抗日组织,以统一行动,将更有效地领导和组织华侨开展抗日救国活动,于1937年秋,致函陈嘉庚先生建议“南洋华侨应在香港或新加坡组一筹赈总机关,领导募款。”陈嘉庚先生以“新加坡乏相当人,请转商香港较妥”。李清泉先生认为成立华侨总会刻不容缓,且由陈嘉庚先生出面发起最为适宜,于1938年夏,他再次致函陈嘉庚先生,倡议在新加坡组织华侨总会。印尼巴城侨领庄西言亦有此议。在陈嘉庚先生同李清泉、庄西言等的共同努力下,1938年10月10日在新加坡召开了南洋各埠代表大会,李清泉先生亲率的菲律宾代表是先到达的代表团,因而受到陈嘉庚先生的赞扬。由此,亦可见李清泉先生救国之心切。大会决定成立“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并制定了筹赈行动计划,推举陈嘉庚先生为总会主席,李清泉、庄西言先生为副主席。自1938—1941年三年之中,共筹款二亿六千四百万国币,有力地支援了祖国的抗日战争。其中李清泉先生任主席的菲律宾抗敌委员会,自1938—1940年就筹集菲币1200万抗日经费。陈嘉庚先生称赞“其数目为南洋各属华侨之冠”。(《菲律宾岷里拉中华商会70周年纪念刊》:《会史》)
 
  应该指出的是,李清泉先生的夫人颜敕女士,在抗日战争期间也同李清泉先生并肩作战,成为一位杰出的爱国华侨妇女领袖。
 
  颜敕女士是晋江县金井下洋村人,是李清泉先生的原配,配后随夫出国。抗战爆发后他即把华侨妇女组织起来,成立“菲律宾华侨妇女抗日后援会”,后改名为“妇女慰劳会菲律宾分会”、从事抗宣传、募捐和监督抵制日货等广泛活动。她深入学校组织华侨童子军,抬着“救国箱”上街挨家挨户募捐,又组织女学生上车站、码头、广场等公共场所卖“爱国花”,组织华侨到各公司去收“爱国常月捐”,通过各种形式筹集抗日资金,寄回祖国支援抗日。颜敕女士还组织华侨妇女敢死队,上街监督抵制日货,检查商店、劝阻出售日货,不听规劝者的店铺就受到处罚。他倡导的义卖活动形成菲律宾一项声势浩大的爱国热潮。当时,一位年仅十四岁的小学生杜兴桥用自己全部储蓄买了1000个面包,托颜敕女士领导的“妇女慰劳会”转交祖抗敌前线军人。为保护这位爱国少年的热情,慰劳会决定义卖这1000个“爱国面包。”《新闽日报》为此刊登了消息。华侨为之感动,纷纷解囊,1000个面包捐卖3000菲币,“足供战士万余人一日之需。”在这一行动激发下,义卖活动遍及全菲各地,“霎时风起云涌,成绩惊人。”(《菲国华侨救国运动》,《新华日报》1939年10月2日;厦门《华侨日报》,1937年11月17日)在捐机运动中,华侨妇女募集十万菲币(相当五万美元),购机一架命名为“妇女号”献给祖国。
 
  颜敕女士十分关注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抗日斗争。《新华日报》曾多次报导颜敕领导的妇女慰劳会对八路军、新四军的支援。如1938年3月,她汇给八路军1万港元,10月又汇给新四军1万港元以救济伤兵难民。后来又制成救伤袋十万交前方医院,并委托美国红十字会把大宗医药送往前线。她还亲自写信寄交朱德总司令慰问八路军将士,信中说:“朱德将军勋鉴:公率三军,捍卫北疆,捷报频传,侨众欣跃。本月六日特汇中行国币1万元,托为购置雨具,运交将军分发八路军士兵应用。谨此奉闻,并祝胜利。颜敕谨启,廿七年三月十日。”朱德总司令十分珍重颜敕女士的爱国热情,特此同彭德怀将军联名回信。信中说:“接三月十日来信,敬悉。承汇中行国币1万元,托为购置雨具,慰劳敝军,厚意热情,无任感奋。当此敌焰方张,民族危急之际,我海外侨胞,本毁家纾难之情,拥护国军,爱及敝路,全体将士皆为之感动,再接再厉,誓报国仇。德虽不敏,惟有率我八路健儿,与东方强盗奋战到底,备求不负侨胞之期望,而尽军人之天职。引领南望,不尽依驰。尊赐俟收到后,即当分发,用付雅命。专此奉复。敬致民族革命敬礼。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民国廿七年四月二日”。(《新华日报》,1938年4月13日)
 
  李清泉先生原身患糖尿病,但他以抱病之躯为国奔走,致病情恶化,送往美国加州医治无效,于1940年10月27日与世长辞,享年52岁。临终之时,留下遗言:“将10万美元遗产给祖国抚养难童”。在他这一精神激励下,马尼拉侨团和他的生前好友共筹40万美元作为祖国救助难童基多,以表示对李清泉先生的永久纪念。人们盛赞他是:“至死不忘救国的人。”正如吴重生先生所说:李清泉先生是“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的贤者。他为祖国兴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李清泉先生热爱菲律宾,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菲律宾发展经济的事业。李清泉先生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在菲律宾度过。他事业的最鼎盛时期,正是美国从西班牙手中接管菲律宾以后,历经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这是菲律宾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李清泉先生把主要精力投身于这一经济发展的潮流。菲律宾报纸在评介他对菲律宾的贡献时指出,“他是那一时代的商业巨人、慈善家和有远见的人。他在菲律宾这个飞速发展国家经济的历史上占有永久的地位。李清泉属于过去,但他的辛勤工作,勇敢开拓取得的成就,对我们建设国家这一伟大任务,做出了长久性的贡献。”(菲律宾《李清泉外文资料》之一)
 
  通观李清泉一生对菲律宾经济开发中,有两大贡献,一是木材行业的开发;一是金融事业的开发。
 
  李清泉先生发现菲律宾木材资源丰富,对菲律宾是巨大的经济潜力,首先把精力集中于开发菲律宾的木材资源:日本学者李国卿在《东南亚华侨资本的形成与发展趋势》一书中称“他注意到菲律宾的国土有42%为森林所覆盖,并成功地经营了造林—伐木—制材—加工—销售—出口等联合企业体系,荣获了菲律宾木材大王的称号”。使“木材成为菲律宾的主要出口产品部门。……约控制了菲律宾木材交易额的80%”(李国卿[日]:《东南亚华侨资本的形成趋势》)更能表明李清泉先生关心菲律宾经济繁荣的,是他充分认识到金融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后,不仅自己率先创办第一家商业银行,而且极力动员菲律宾有识之士兴办银行。著名的菲律宾银行家、中央银行行长迈克·柯典诺在他回忆李清泉先生的文章中,详尽地描绘李清泉如何一再敦促和鼓励他创办银行。他说“我正是因李清泉先生的鼓励下而成为一个银行家。”他指出,是在李清泉先生直接倡导下,1938年他创办菲律宾商业银行,现任总统科拉松·阿基诺夫人的父亲许寰哥出任行长。迈克·柯典诺称李清泉先生是“默默地为菲律宾服务的人”(《李清泉——木业大王》,菲律宾《世界日报》1987年7月20日)。
 
  李清泉先生对菲律宾的贡献不仅在经济上,他始终极力倡导中菲人民的友好,敦促中菲双方珍惜人民建立起来的深厚友谊。只要菲律宾人民需要援助,他从不吝异财力物力。正如菲律宾报纸在悼念他的文章中所说:“每当受灾时期,不管是水灾、地震、风灾,也不管是发生在中国,还是在菲律宾,他都向灾民伸出援助之手”。被誉为有“急公好义之心”,“是菲律宾最大的慈善家。”(菲律宾《李清泉外文资料》之一)
 
  美国驻菲律宾商会会长S·F·贾齐思说“李清泉先生的去世,菲岛失去了一位热衷于建设菲律宾的人。”前参议员普阿特(G·Puyat)说“李清泉是菲华友谊最早的倡导者,由他发起和主办的工作,极大促进菲华社会的密切联系,他以他的经历,商业工作,对菲律宾人民的福利事业作出了贡献。”菲律宾著名外交家卡洛斯·罗慕洛(C·P·Romujo)称“李清泉一生中的最宝贵的岁月是菲律宾度过,他把自己看作菲律宾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他同菲律宾人民共甘苦共患难。”“他的死,是我们人民及社会的最大损失。”
 
  菲律宾政府按照给予一个功绩卓绝的伟人的礼仪,为李清泉先生举行隆重葬礼。菲律宾人民以诚挚的感情来悼念这位杰出的人物。正如菲律宾《先驱报》所说:对李清泉的逝世,“一种悲痛的气氛笼罩着马尼拉”。
 
  1940年11月1日,李清泉先生的遗体由他弟弟李峰锐、李其昌和他的长子世杰、次子世伟由美国加州扶柩返菲,安放在菲律宾中央大教堂。中国驻菲领事代表为灵柩盖上国旗。有5000人前来瞻仰李清泉先生遗容,向这位侨领告别,表达了他们的哀悼。宋庆龄、蒋介石夫妇、菲律宾总统奎松,美驻菲总督以及美国和菲律宾基他官员发来唁电。出殡那一天,菲律宾政府下半旗志哀。走在送葬行列最前面的是菲律宾副总统奥斯敏迎和他的夫人,参加送殡的有:外交部长卡洛斯·罗慕洛,内政部长拉裴示·阿·拉牙士,美国商会会长S·F·贾齐思,中国驻菲总领事杨光,菲律宾中央银行行长迈克·柯典诺,公众领袖弗兰西斯科,国民党代表王泉笙、杨启泰以及侨界名流薛敏佬、吴克盛等。菲律宾马尼拉中华商会和陇西李氏宗亲会等华侨社团及各地代表形成长长的送殡队伍。沿途人海如潮、万人空巷来向这位杰出人物最后告别。马尼拉警察全数出动维护交通秩序,沿途车辆禁止通行。西班牙《前锋日报》称之为“岷市仅见的一次最使人具有深刻印象的出殡行列。”
 
  正当他事业鼎盛的黄金年华,正值国难深重,祖国最需要他的时候辞世而去,海内外为之悲恸。而他留下的是高度爱国的精神财富,永远激励炎黄子孙为振兴中华而效力。  
(责任编辑:PAUL ZENG)
顶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