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索赔谁?——只是一个笑笑话话而巳!

先说印度吧!建议大家去看看中国少有的印度问题专家毛克疾的文章“【研究分享】毛克疾:扒一扒印度疫情甩锅中国这事儿”,不必对一个基本算野鸡机构的表现过于上心。

遇到专业的事情你得去听专业的人说什么。很多人都没去过印度,也没深入研究过,听他们的担心意义不大。但是,其他很多国家,如英国、澳大利亚等有智库或组织对中国提出巨额赔偿的。他们有没有可能真的从法律上判决中国赔偿的呢?我们就认为真的有可能吧!问题是,这种毫无道理的诉求就算判决了能兑现吗?

看看当年菲律宾通过所谓的“国际法庭”做出关于南海岛礁归属的“南海仲裁案”,那不是判了吗?判完了能执行吗?不能。结果呢?是菲律宾充分认识到美国靠不住,并完全转向中国。老杜一上任就骂挑唆菲律宾去打官司的美国总统奥巴马是“BZ养的”,这让全世界舆论哗然。CNN记者问老杜你怎么能这样说另一个国家的总统呢?老杜说你听错了,我不是说奥巴马是BZ养的,而是说所有美国议员全都是BZ养的。然后无论多么牛叉的美国新闻记者也都不敢再继续往下问了。

别说是南海岛屿,老杜在演讲中甚至公开地说“中国可以把菲律宾看作中国的一个省嘛!中华人民共和国菲律宾省”。但是,其他国家执行不了,美国可是有能力执行的。那我们就来看看。第三,美国能不能对中国的国债下手。假设美国通过某种途径真实现了判决,要中国支付10-100亿美元,用国债抵。有没有可能?有可能。能不能执行?他真有能力执行。但结果是什么?如果他们没收10-100亿国债,不是能马上拿到现钱,而只是说10-100亿的国债以后不用还钱了。那么这事儿就这么完了吗?当然不会的,

结果是什么呢?不只是10-100亿不用还了,而是剩下的1万多亿美元国债全卖掉还给他们了。那美国有没有可能把1万多亿美元国债全没收了呢?真有可能,他们也真能做到。但做到这一点之后呢?事情就结束了吗?当然不会的,既然1万多亿美元都这么被抢走了,那就再送1000亿美元导弹过去吧!十分之一嘛,也不多。你不讲理1万亿,我不讲理1000亿总可以吧。

你看美国把中国记者驱逐一批,中国也把美国记者驱逐一批,说他们有违法的地方,但同时摆明了说这就是报复。这当然不是唯一的应对办法,所以,这事情要严肃认真地对待,但也没必要大惊小怪。中国也有律师起诉美国,说疫情是美国造成的,得赔中国。

疫情是人类共同的灾难,在灾难期间人们心理上受到的冲击太大了,所以不要只是关注被感染的人健康问题,没得病的人心理健康也是大问题。有人苦中作乐找点儿乐子让大家放松一下,也是为更多没得病的人提升防疫能力的一种有效措施,所以我们也得感谢人家才是。

也有人害怕说中国可能与世界“脱钩”,“再也回不到过去了”。当然,中国和美国还曾经在朝鲜和越南直接打过架呢,是回不到那时候了。后来不是“脱钩”,而是“脱离战场接触”,再后来又很友好。现在和平时期要脱钩,我们就钩得更多、钩得更紧不就得了,让想脱钩的人脱到疼得哇哇乱叫。夏天快到了脱衣服可以,脱钩那不行。

依中国人做事情的传统,只是以我们自己做得更好来赢得未来。但人家的定位 不是这样,以“中国什么都不行”的定位,因为人家只说“不行”,没说怎么办才行啊,并且等于是说你怎么办都不行,只有说中国什么都不行才行,这个你不服不行。只要让那些国家做得更差,我们坐着不动、甚至后退得慢一点就是进步。

其他所有东西无论你说什么,民主国家就是不听,只有按着人家的价值观去说才会听。你说的再有理,人家就是不听你有什么办法。实现民族复兴和中国梦可以说是忍辱负重,很多不明真相的中国人有意见,你有什么意见?

人家方方出英文版,有几个中国人看得懂的?出德文版,能看懂的中国人更少了。那能忽悠得了中国人吗?肯定不可能嘛!我上次一文说过中国人现在连三岁小孩子都聪明,忽悠不了!

央行数字货币支付更简单实用,微信支付宝将靠边站。

央行数字货币应用落地无疑一个大消息。但是,央行数字货币究竟是什么,相信不少人还是一头雾水。央行数字货币就是指中央发行的数字货币,属于央行负债,具有国家信用,与法定货币等值。中国央行数字货币还跟别的央行数字货币不太一样,它的英文简称叫做”DC/EP”。DC=digital currency就是数字货币

EP=electronic payment则是电子支付

此前,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对其进行了清晰定义,即”其功能属性与纸钞完全一样,只不过是数字化形态”,”是具有价值特征的数字支付工具”。定位上,DC/EP是M0替代(纸钞和硬币),而不是M1(M0+活期存款)、M2(M1+定期存款)。

具体来看,央行数字货币不计付利息,可用于小额、零售、高频的业务场景;使用时应遵守现行的所有关于现钞管理和反洗钱、反恐融资等规定,对央行数字货币大额及可疑交易向人民银行报告。

央行数字货币是法币,具有法偿性,也就是说,不能拒绝接受数字货币。从法权性讲,其效力和安全性是最高的。央行数字货币采取的是双层运营体系,先把数字货币兑换给银行或者是其他运营机构,再由这些机构兑换给公众。

DC/EP和支付宝、微信支付有何不同,有人可能会说央行数字货币听起来和支付宝、微信支付好像差不多啊?那么,央行数字货币和支付宝、微信支付有什么不同呢?

记住这一点:央行数字货币替代M0,其功能和属性与纸币相似,只不过形态是数字化的。

而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互联网支付,走的是商业银行存款货币结算,属于M1和M2级别的数字化,不具有M0级别法律效力,更不可能取代M0。M0:一般指的是流通中的现金

M1 :一般包括 M0 + 各单位的活期存款,

M2:包括 M1 + 居民储蓄存款 + 单位定期存款 + 单位其他存款 + 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DC/EP采用双层运营体系。穆长春曾表示,双层运营体系不会改变流通中货币债权债务关系,为保证央行数字货币不超发,商业机构向央行全额缴纳准备金,央行的数字货币依然是中央银行负债,由中央银行信用担保,具有无限法偿性。

另外,央行数字货币不需要账户就能够实现价值转移。具体场景中,只要手机上有DC/EP的数字钱包,不需要网络,只要两个手机碰一碰,就能实现转账功能。传统电子支付在没有信号的环境中无用武之地,而DC/EP不需要网络就能支付,因此也被称之为收支双方“双离线支付”。

此外,中国版数字货币不需要绑定任何银行账户,摆脱了传统银行账户体系的控制。在极端条件下如天灾、地震等情况没有网络,网银和第三方机构的使用则会处于瘫痪状态,而DC/EP的双离线技术可保证在极端情况下和纸币一样使用。

另外,把支付宝、微信支付比作一家银行来说,你们的钱都是存在这个银行里,所有的交易都是在银行里转账。虽说支付宝微信体量是足够大,但是也不排除破产的可能性,毕竟商业银行也会破产,这样亿万用户资产的安全得不到保障,对于监管层来说,必须做到未雨绸缪。

此外,DC/EP虽然是不记名的,但是使用者资金的流向是可追踪的,记录是透明的,这是现金支付没有的特点。以交通补贴等形式进行推广很容易刺激大家使用,在疫情背景下,DC/EP这种可溯源的属性,对防疫能提供很大帮助。

最后,DC/EP替代M0的使命会逐步实现,两到三年时间会有30%至50%的M0被央行数字货币替代,基本实现央行数字货币全国范围推广,平常的现金使用大部分会被替代。这次农行首先推广,其实也是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也是因为中国目前现金使用最多的,是农业农村等体系,农行M0的量更多一些,所以目前看首先是在应用场景更多,移动支付更发达的苏州、成都等地试运行,但未来全国范围内会很快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