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数字货币支付更简单实用,微信支付宝将靠边站。

央行数字货币应用落地无疑一个大消息。但是,央行数字货币究竟是什么,相信不少人还是一头雾水。央行数字货币就是指中央发行的数字货币,属于央行负债,具有国家信用,与法定货币等值。中国央行数字货币还跟别的央行数字货币不太一样,它的英文简称叫做”DC/EP”。DC=digital currency就是数字货币

EP=electronic payment则是电子支付

此前,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对其进行了清晰定义,即”其功能属性与纸钞完全一样,只不过是数字化形态”,”是具有价值特征的数字支付工具”。定位上,DC/EP是M0替代(纸钞和硬币),而不是M1(M0+活期存款)、M2(M1+定期存款)。

具体来看,央行数字货币不计付利息,可用于小额、零售、高频的业务场景;使用时应遵守现行的所有关于现钞管理和反洗钱、反恐融资等规定,对央行数字货币大额及可疑交易向人民银行报告。

央行数字货币是法币,具有法偿性,也就是说,不能拒绝接受数字货币。从法权性讲,其效力和安全性是最高的。央行数字货币采取的是双层运营体系,先把数字货币兑换给银行或者是其他运营机构,再由这些机构兑换给公众。

DC/EP和支付宝、微信支付有何不同,有人可能会说央行数字货币听起来和支付宝、微信支付好像差不多啊?那么,央行数字货币和支付宝、微信支付有什么不同呢?

记住这一点:央行数字货币替代M0,其功能和属性与纸币相似,只不过形态是数字化的。

而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互联网支付,走的是商业银行存款货币结算,属于M1和M2级别的数字化,不具有M0级别法律效力,更不可能取代M0。M0:一般指的是流通中的现金

M1 :一般包括 M0 + 各单位的活期存款,

M2:包括 M1 + 居民储蓄存款 + 单位定期存款 + 单位其他存款 + 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DC/EP采用双层运营体系。穆长春曾表示,双层运营体系不会改变流通中货币债权债务关系,为保证央行数字货币不超发,商业机构向央行全额缴纳准备金,央行的数字货币依然是中央银行负债,由中央银行信用担保,具有无限法偿性。

另外,央行数字货币不需要账户就能够实现价值转移。具体场景中,只要手机上有DC/EP的数字钱包,不需要网络,只要两个手机碰一碰,就能实现转账功能。传统电子支付在没有信号的环境中无用武之地,而DC/EP不需要网络就能支付,因此也被称之为收支双方“双离线支付”。

此外,中国版数字货币不需要绑定任何银行账户,摆脱了传统银行账户体系的控制。在极端条件下如天灾、地震等情况没有网络,网银和第三方机构的使用则会处于瘫痪状态,而DC/EP的双离线技术可保证在极端情况下和纸币一样使用。

另外,把支付宝、微信支付比作一家银行来说,你们的钱都是存在这个银行里,所有的交易都是在银行里转账。虽说支付宝微信体量是足够大,但是也不排除破产的可能性,毕竟商业银行也会破产,这样亿万用户资产的安全得不到保障,对于监管层来说,必须做到未雨绸缪。

此外,DC/EP虽然是不记名的,但是使用者资金的流向是可追踪的,记录是透明的,这是现金支付没有的特点。以交通补贴等形式进行推广很容易刺激大家使用,在疫情背景下,DC/EP这种可溯源的属性,对防疫能提供很大帮助。

最后,DC/EP替代M0的使命会逐步实现,两到三年时间会有30%至50%的M0被央行数字货币替代,基本实现央行数字货币全国范围推广,平常的现金使用大部分会被替代。这次农行首先推广,其实也是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也是因为中国目前现金使用最多的,是农业农村等体系,农行M0的量更多一些,所以目前看首先是在应用场景更多,移动支付更发达的苏州、成都等地试运行,但未来全国范围内会很快落地。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