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讯社:耶伦4月9日结束访华,中国对美舆论要调整?中国媒体对耶伦此行的报道,与近年来对美国的报道有些不同,“这次舆论的松弛感友好感更强一些”。

由中国国家发改委主管的中宏网8日刊发了一篇对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的专访。

王文评价,中国媒体对耶伦访华的报道是一次很好的舆论调试尝试,并呼吁要“稍微调整一下长期以来对美负面报道为主的舆论环境”。

王文直言,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讲述美国衰弱、政治内斗、经济风险、种族矛盾、枪支泛滥、对外霸权、煽动战争、外溢危机等话题,占据了中国对美报道的很大篇幅。

近年介绍美国先进科技水平、讲述美国国力仍然强盛、呼吁中国仍要向美国学习优点、推动中美合作的声音越来越少。

适时地对舆论环境的负面螺旋喊停,也是改善中美关系不能忽略的一环。

中国舆论对美国的报道和取态,经常展现对抗性态度。有相熟的中国学者私下透露,在参加官媒的节目录制时,嘉宾被要求把主题所涉国际问题的责任全部推到美国身上。

承认美国的国家优点与创新优势,“将会进一步推动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助力一系列开放政策的落实,还会压制极左思潮的泛滥,激发敢于善于对美竞中求合的斗争灵巧度,平滑发展相对不足的社会矛盾,让民众对追求美好生活的劲头更足”。(王文专访语)

由中国国家发改委主管的中宏网8日刊发了一篇对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的专访。王文评价,中国媒体对耶伦访华的报道是一次很好的舆论调试尝试,并呼吁要“稍微调整一下长期以来对美负面报道为主的舆论环境”。

喜欢包容文化多元化为两国破冰重新起航是一彩光——-

耶伦访华后的第一餐——在广州陶陶居用餐的菜单。一行人在这家中国寻常百姓经常光顾的百年老字号,点了大虾饺、红米肠、萝卜糕、双皮奶、百年烧鹅、冰镇咕噜肉等广式点心和粤菜,耶伦没有进包厢,而是在大厅用餐,随行人员还要求餐馆把遮挡的屏风打开。央视旗下的“玉渊谭天”微博号形容,耶伦使用了筷子,而且“用得不错”。

耶伦抵达北京后,一行人直奔老川办餐厅,吃上了麻婆豆腐、钟水饺、担担面、回锅肉等经典川菜。中国人相信民以食为天,尽管耶伦这趟访华,中国媒体对耶伦热衷中华美食的报道,淡化了火药味,拉升了民间对她的好感。耶伦对中国菜的喜爱,展现出对多元文化的包容,也是对东道主文化的尊重。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